【溢短装条款包括哪些内容】在国际贸易中,溢短装条款(More or Less Clause)是买卖合同中常见的一项条款,主要用于规范货物数量的允许误差范围。该条款的设立,旨在避免因实际交货数量与合同规定数量存在微小差异而引发的纠纷,同时也为卖方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
以下是对溢短装条款主要内容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核心
一、溢短装条款的主要
1. 定义与作用
溢短装条款是指在合同中约定卖方交货时,货物数量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浮动,即允许多交或少交一定比例的货物,但不得超过合同规定的上限或下限。
2. 允许的浮动比例
通常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常见的浮动比例有5%、10%等,具体比例根据商品种类、运输方式及行业惯例而定。
3. 价格计算方式
根据实际交货数量进行计价,若实际交货数量超过合同规定,则按合同价格计算;若少于合同规定,也按实际数量结算。
4. 适用范围
多用于散装货物、大宗原材料、农产品等不易精确计量的商品,如煤炭、粮食、矿石等。
5. 对买方的保护
虽然允许数量浮动,但买方仍享有对实际交货数量的核查权,确保不出现严重偏差影响使用或销售。
6. 争议解决机制
若因溢短装问题产生争议,可依据合同约定或相关国际贸易规则(如《UCP 600》)进行处理。
二、溢短装条款内容一览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定义 | 允许交货数量在合同规定范围内浮动的条款 |
浮动比例 | 通常为5%、10%等,视商品和交易习惯而定 |
计价方式 | 按实际交货数量计算,不额外加价或减价 |
适用商品 | 散装货、大宗原材料、农产品等 |
买方权利 | 可核查实际交货数量,防止严重偏离 |
争议处理 | 依据合同条款或国际贸易惯例处理 |
通过合理设置溢短装条款,买卖双方可以在保障自身权益的同时,提升交易的灵活性与效率,减少因数量误差带来的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