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物不平则鸣原文

2025-10-01 22:43:55

问题描述:

物不平则鸣原文,求大佬施舍一个解决方案,感激不尽!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1 22:43:55

物不平则鸣原文】“物不平则鸣”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原文如下:

>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不平者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世间万物如果遭遇不平,就会发出声音。比如草木本来没有声音,但被风吹动时就会发出声响;水流本来寂静,但被风吹拂或遇到障碍时也会发出声音。同样地,人也是这样,当内心有不平之事时,就会通过言语表达出来,无论是歌唱还是哭泣,都是因为心中有所感、有所思。

“物不平则鸣”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人生哲理。它强调的是事物在受到不公或压迫时,会通过某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诉求。这种表达可以是自然界的风声、水声,也可以是人类的情感宣泄和思想表达。韩愈借此说明,人的言语、文章、情感,往往源于内心的不平与感慨。

表格对比分析:

项目 内容
出处 韩愈《送孟东野序》
原文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含义 万物因不平而发声,人因不平而抒发情感
比喻 草木因风而鸣,水因风而响
引申意义 人的情感、言论多源于内心的不平与思考
文学价值 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关注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现代应用 可用于解释社会现象、心理状态、艺术创作等

总结:

“物不平则鸣”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人类情感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它提醒我们,当世界不公时,声音终将响起,而这正是文明与进步的动力之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