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李豫简介】唐代宗李豫(726年-779年),原名李俶,是唐朝第十位皇帝,唐肃宗李亨的长子,母亲为章敬皇后吴氏。他在位时间为公元762年至779年,共17年,在位期间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重建与稳定,对唐朝后期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豫在位期间,致力于平定叛乱、整顿朝政,并重用贤臣,如郭子仪、李光弼等,使得国家逐渐从战乱中恢复过来。他推行一系列政策,减轻赋税,安抚百姓,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唐朝的统治基础。然而,他也面临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问题,为后来的唐朝衰落埋下隐患。
李豫生平简要总结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李豫(原名李俶) |
出生 | 公元726年 |
在位时间 | 公元762年-779年 |
父亲 | 唐肃宗李亨 |
母亲 | 章敬皇后吴氏 |
继位原因 | 唐肃宗去世后继位 |
主要功绩 | 平定安史之乱后续,稳定朝政,重用贤臣 |
在位时期特点 | 由乱到治,但宦官与藩镇问题开始显现 |
去世 | 公元779年,享年53岁 |
谥号 | 代宗 |
墓葬 | 丰陵(今陕西富平) |
李豫作为一位在动荡中维持国家稳定的皇帝,虽未能彻底解决唐朝内部的深层矛盾,但他所采取的措施为唐朝后期的延续奠定了基础。他的执政风格较为务实,注重实际效果,而非一味追求理想化治理,这使他在历史评价中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