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无当的意思】“大而无当”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或行为虽然规模宏大、声势浩大,但缺乏实际效果或意义,显得空洞、不切实际。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表面光鲜却无实质内容的举措或言论。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大而无当 |
拼音 | dà ér wú dāng |
出处 | 《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后引申为“大而无当”。 |
含义 | 形容规模虽大,但没有实际作用或价值;指言辞或行为空泛、不切实际。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常用于批评政策、言论、计划等。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政策评价 | 这项政策虽然投入巨大,但收效甚微,可谓“大而无当”。 |
言论批评 | 他讲话总是浮夸,毫无实质内容,简直是“大而无当”。 |
工程项目 | 该项目规模庞大,但设计不合理,结果成了“大而无当”的典型。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虚张声势、华而不实、空谈误国 |
反义词 | 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务实有效 |
四、总结
“大而无当”强调的是形式大于内容,强调表面的宏大与实际的无效之间的矛盾。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常被用来提醒人们做事要注重实效,避免只追求规模和声势,忽视实际成效。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组织决策,都应避免陷入“大而无当”的误区。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大而无当”的含义及其应用范围,帮助我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加准确地使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