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宋苏轼】《浣溪沙》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属于《东坡乐府》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与作者的心境,体现了苏轼豁达洒脱、热爱生活的个性。下面是对该词的总结与分析。
一、
《浣溪沙》原词如下:
> 浣溪沙
> 宋·苏轼
>
>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此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他在游览蕲水(今湖北浠水)时,看到兰溪的景色优美,溪水向西流淌,触动了他的感慨。全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即使年老,也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二、关键词解析
词语 | 含义 | 作用 |
兰芽 | 兰花的嫩芽 | 描绘春天的生机 |
沙路 | 沙石铺成的小路 | 表现环境的洁净 |
子规 | 杜鹃鸟 | 增添暮色与哀愁 |
流水西 | 溪水向西流 | 象征逆境中仍有希望 |
白发 | 年老 | 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
黄鸡 | 指代黄昏、晚景 | 引申为人生晚年 |
三、主题思想
本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苏轼面对困境时的豁达胸怀。他借“溪水西流”来比喻人生虽已老去,但依然可以保持青春活力,鼓励人们不要因岁月而消极。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正是苏轼诗词中常见的精神内核。
四、艺术特色
特点 | 说明 |
语言简练 | 用词通俗易懂,富有画面感 |
情景交融 | 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紧密结合 |
哲理深刻 | 通过自然现象引出人生感悟 |
韵律和谐 | 保留了词牌原有的节奏与美感 |
五、结语
《浣溪沙》不仅是苏轼在黄州时期的重要作品,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它以自然之景寄托深情,以哲理之思启迪人心,是宋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