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rt串口通信】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是一种常见的异步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微控制器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它不需要时钟信号同步,而是通过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来实现数据的传输。以下是关于UART串口通信的关键信息总结。
一、UART通信基本原理
UART通信是一种异步方式,意味着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独立的时钟,但需要在通信前约定相同的波特率(Baud Rate),以确保双方能够正确解析数据。
- 起始位:表示数据传输开始,通常为低电平。
- 数据位:实际传输的数据,一般为5~8位。
- 校验位:用于检测传输错误,可选奇校验、偶校验或无校验。
- 停止位:表示数据传输结束,通常为高电平,可以是1或2位。
二、UART通信特点
特点 | 说明 |
异步通信 | 不需要共享时钟信号 |
简单易用 | 硬件资源占用少,适合低成本应用 |
双向通信 | 支持全双工模式(同时收发) |
波特率配置 | 需要双方设置相同速率 |
无硬件握手 | 依赖软件控制数据流 |
三、常见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 | 说明 |
嵌入式系统 | 如Arduino、树莓派等设备之间通信 |
工业控制 | PLC与传感器、执行器之间的数据交换 |
调试接口 | 开发板上的调试输出(如串口调试助手) |
无线模块 | 如蓝牙、WiFi模块与主控芯片的连接 |
四、UART通信配置参数
参数 | 说明 |
波特率(Baud Rate) | 数据传输速率,单位为bps(比特每秒) |
数据位(Data Bits) | 每个字符包含的位数,如5、6、7、8位 |
校验位(Parity Bit) | 用于错误检测,如None、Even、Odd |
停止位(Stop Bits) | 表示数据帧结束,如1、2位 |
流控制(Flow Control) | 可选,用于防止数据丢失(如RTS/CTS) |
五、UART与RS232、USB的区别
比较项 | UART | RS232 | USB |
通信方式 | 异步串行 | 同步串行 | 全双工 |
电平标准 | TTL电平(0/5V) | -12V/+12V | 逻辑电平(0/3.3V) |
传输距离 | 短距离(<15米) | 较远(可达15米) | 短距离(需集线器扩展) |
速度 | 通常较低(<1Mbps) | 一般为19.2kbps~1Mbps | 高速(USB 2.0: 480Mbps) |
接口类型 | 通常为TTL电平 | 专用接口(DB9等) | 标准接口(USB-A/B/C等) |
六、总结
UART串口通信因其简单、灵活、成本低的特点,在嵌入式系统中广泛应用。虽然它不具备高速传输能力,但在许多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合中表现优异。理解其工作原理和配置参数,有助于在实际项目中合理设计通信方案,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