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出自】一、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句话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该句是郑国大夫烛之武劝说秦穆公撤军时所用的论据之一,意在指出郑国对晋国不敬,同时又对楚国有二心,因此秦国没有必要与晋国联合攻打郑国。
这句话揭示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外交辞令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这句话的出处、背景及意义,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左传》的历史价值和文学特色。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原文出处 | 《左传·僖公三十年》——《烛之武退秦师》 |
原文句子 |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作者/出处背景 | 《左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儒家经典之一,记载春秋时期历史事件。 |
语句含义 | 郑国对晋国无礼,并且对楚国怀有二心(即同时依附于晋国和楚国)。 |
使用场景 | 烛之武劝说秦穆公放弃攻打郑国,强调郑国与秦的利益冲突。 |
历史背景 | 春秋时期,晋、楚、秦等大国争霸,郑国处于夹缝中求存。 |
语言风格 | 简洁有力,逻辑严密,具有强烈的说服力。 |
文化意义 | 展现了古代外交智慧,反映了诸侯国间复杂的利益关系。 |
三、结语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不仅是一句简单的外交辞令,更是春秋时期政治格局的真实写照。它体现了古人处理复杂人际关系和国家事务的智慧,也展现了《左传》作为历史与文学结合的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通过学习这类古文,我们不仅能了解历史,还能从中汲取为人处世的深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