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马仰秣的意思是什么】“驷马仰秣”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荀子·劝学》:“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原意是说,伯牙弹琴时,连拉车的四匹马都被琴声所吸引,停止吃草,抬头聆听。后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音乐极其美妙动听,能够打动人心,甚至让动物都为之倾倒。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驷马仰秣 |
拼音 | sì mǎ yǎng mò |
出处 | 《荀子·劝学》 |
原意 | 形容音乐极美,连马都停下进食,仰头倾听 |
引申义 | 形容艺术或语言极具感染力,能打动人心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文学、音乐、演讲等场合,赞美其艺术魅力 |
二、成语用法示例
1. 文学作品中:
“他的诗文如天籁之音,真可谓‘驷马仰秣’,令人回味无穷。”
2. 音乐表演中:
“这位歌手一开口,全场观众都安静下来,仿佛‘驷马仰秣’一般。”
3. 演讲或朗诵中:
“他那富有感情的演讲,让听众如痴如醉,真是‘驷马仰秣’。”
三、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驷马仰秣”的关系 |
余音绕梁 | 形容音乐或说话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相似,均强调艺术感染力 |
惊心动魄 | 形容事物非常震撼、感人 | 程度更深,多用于强烈情感 |
妙笔生花 | 形容写作技艺高超 | 侧重文字表达,与“驷马仰秣”侧重点不同 |
四、总结
“驷马仰秣”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最初源于音乐之美,后来引申为对艺术、语言或情感表达的高度赞扬。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艺术的极致追求,也反映出语言和音乐在人类情感中的重要作用。在现代语境中,这一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让人难以忘怀。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古文出处,可参考《荀子》《庄子》等经典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