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何须马革裹尸还原诗及译文

2025-07-17 04:47:02

问题描述:

何须马革裹尸还原诗及译文,急!求解答,求别无视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7 04:47:02

何须马革裹尸还原诗及译文】“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一,原句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但“何须马革裹尸还”则源自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诗中的一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而“马革裹尸还”最早见于《后汉书·马援传》,意指战死沙场,用马皮包裹尸体回乡。

后来,“何须马革裹尸还”被引申为一种悲壮、英勇的牺牲精神,常用于表达对英雄人物或爱国志士的敬仰之情。以下是对该诗句的原文、出处、释义及现代译文的整理与还原。

一、

“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一句富有历史底蕴和情感色彩的诗句,表达了对战士英勇牺牲、不惧死亡的精神赞颂。它不仅承载了古代将士的忠诚与气节,也反映了人们对英雄主义的推崇。通过对其出处、含义及现代翻译的梳理,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句诗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原文 何须马革裹尸还
出处 最早见于《后汉书·马援传》,后被引用在古诗中
作者 龚自珍(《己亥杂诗》);李贺(《南园》)等
释义 意思是“何必用马皮包裹尸体回家”,比喻英勇战死沙场,不求生还
现代译文 何必为了死去而归葬?英雄应当战死沙场,无畏牺牲
文化内涵 赞扬忠勇精神,体现古代将士的家国情怀
使用场景 多用于纪念英雄、表达敬意、歌颂爱国主义精神

三、结语

“何须马革裹尸还”不仅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不惧牺牲。无论是历史上的英雄,还是现代社会中的奋斗者,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