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束手无策是什么意思】“束手无策”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问题时,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解决,只能被动地接受现状。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在紧急情况或复杂局面下,人们因缺乏有效应对措施而感到无奈。
一、成语释义
成语 | 束手无策 |
拼音 | shù shǒu wú cè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其言虽不切,然足以警世。若夫忠臣之言,人主所当深思,岂可束手无策?” |
含义 | 面对困难或问题时,没有有效的应对方法,只能被动接受。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 |
近义词 | 无计可施、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
反义词 | 对症下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
二、成语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工作中遇到难题 | 项目进展受阻,领导束手无策,无法找到解决方案。 |
家庭突发状况 | 突然停电,家人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应对。 |
学习遇到瓶颈 | 考试前复习不充分,考生束手无策,无法应对考试。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 误用点:有些人将“束手无策”理解为“毫无办法”,但其实它更强调“虽然想做点什么,但实在找不到办法”。
- 注意搭配: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人对某种困境的反应,而不是直接描述事情本身。
- 语气较重: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轻松场合使用,以免显得过于消极。
四、总结
“束手无策”是一个形象生动、表达精准的成语,适用于多种生活和工作场景。了解它的含义、用法及常见误区,有助于我们在写作或口语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