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里驱十五日描写的是什么的战斗场面】一、
“七百里驱十五日”出自毛泽东的诗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是描写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中的一次重要战斗场景。该诗句形象地展现了红军在短时间内长途奔袭、迅速作战的军事行动,体现了红军灵活机动、以少胜多的战略战术。
“七百里”指的是红军从根据地出发后所行进的路程,“十五日”则是整个战斗持续的时间。这句诗不仅表现了红军的英勇和速度,也反映了当时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红军依靠群众基础和灵活战术取得胜利的光辉战绩。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
原文 |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 |
含义 | 描写红军在15天内长途奔袭700里,进行反“围剿”战斗 |
战斗背景 | 第一次反“围剿”,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
红军行动 | 快速机动、长途奔袭,利用地形与群众支持 |
战斗结果 | 红军以少胜多,成功击退敌人,巩固了根据地 |
战术特点 | 灵活机动、集中兵力、避实击虚 |
历史意义 | 展现了红军在艰苦环境下的战斗力和战略智慧 |
三、结语
“七百里驱十五日”不仅是对一次具体战役的生动描绘,更是对中国革命历史中红军精神的赞颂。它体现了红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依靠群众、灵活作战、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