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罢不能成语解释】“欲罢不能”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内心挣扎的状态,即想要停止某种行为或情绪,但又无法真正放下。这个成语多用于表达对某事的执着、依赖或难以割舍的情感。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解释 |
欲罢不能 | 想要停止却无法做到,形容对某事有强烈的欲望或情感,无法控制自己放弃。 |
出处:该成语最早见于《论语·阳货》:“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虽未直接出现“欲罢不能”,但在后世文学中被广泛引用,用于表达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二、用法与示例
用法 | 示例 |
描述心理状态 | 他沉迷于游戏,欲罢不能,严重影响了学习。 |
表达情感依赖 | 她对那段感情欲罢不能,始终放不下。 |
用于描写习惯或成瘾 | 这种零食让人欲罢不能,根本停不下来。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欲罢不能、难以自拔、心有余而力不足、身不由己 |
反义词 | 知难而退、毅然决然、果断放弃、痛下决心 |
四、使用注意事项
- 适用场合:多用于书面语或较为正式的语境中,口语中也可使用。
- 情感色彩:带有一定消极意味,表示一种无奈或无力感。
- 搭配对象:常与“沉迷”、“依赖”、“情感”等词搭配使用。
五、总结
“欲罢不能”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表达人在面对某种诱惑、情感或习惯时,虽然知道应该停止,却因各种原因无法真正做到放弃。它不仅体现了人的意志力薄弱,也反映出人性中复杂的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理性对待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避免陷入“欲罢不能”的困境。
成语 | 欲罢不能 |
含义 | 想要停止却无法做到 |
出处 | 后世文学常用,源自《论语》精神 |
用法 | 描述心理、情感、习惯等 |
情感色彩 | 消极、无奈 |
近义词 | 难以自拔、身不由己 |
反义词 | 痛下决心、果断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