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分端午自谁言的上一句是什么】“节分端午自谁言”出自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全诗为:
>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这首诗通过端午节的由来,表达了对屈原忠贞不屈精神的怀念与惋惜。
一、
“节分端午自谁言”这句话的意思是:“端午节的来历是从哪里说起的呢?”它引出了后文对端午节起源的探讨,即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在了解这句诗的上下文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它的出处和背景,这样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二、相关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句 | 节分端午自谁言 |
出处 | 唐代 文秀《端午》 |
上一句 | 无直接上一句(该句为诗的开头) |
下一句 | 万古传闻为屈原 |
作者 | 文秀 |
朝代 | 唐代 |
主题 | 端午节的由来与屈原的纪念 |
情感 | 怀念、感慨、惋惜 |
用典 | 屈原投江殉国,后人以端午节纪念 |
三、延伸理解
虽然“节分端午自谁言”没有直接的上一句,但从诗歌结构来看,它作为开篇句,起到了引出主题的作用。这种写法常见于古典诗词中,尤其是咏史怀古类作品。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再逐步展开叙述。
此外,端午节不仅是传统节日,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最初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到后来对历史人物的追思,端午节的意义随着时代不断演变,但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始终未变。
结语:
“节分端午自谁言”虽为一句诗,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了解其出处和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更加关注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