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滩文言文翻译注释】《黄牛滩》是古代一篇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文言文,出自《水经注》,作者为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文章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黄牛滩一带的山水风貌、行船艰险以及当地百姓的生活状态。以下是对《黄牛滩》的翻译与注释总结。
一、原文节选:
> 黄牛滩,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石色如黄牛,故名。其山虽高,而水势甚急,舟行者常苦之。每至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诏书至,必乘风破浪而往,不避险阻。
二、翻译:
黄牛滩,江水继续向东流,经过黄牛山下,山上有石头颜色像黄牛,因此得名。这座山虽然高耸,但江水湍急,行船的人常常感到困难。到了夏天,洪水上涨,淹没山陵,上下水路都被阻断。如果有朝廷的紧急诏令下达,必须乘风破浪前往,毫不畏惧危险。
三、注释总结:
原文 | 翻译 | 注释 |
黄牛滩 | 黄牛滩 | 地名,因山形似黄牛而得名 |
江水又东 | 江水继续向东流 | “又”表示延续,“东”指方向 |
径黄牛山下 | 经过黄牛山下 | “径”意为经过、穿过 |
有石色如黄牛 | 有石头颜色像黄牛 | 描述山石形状和颜色 |
故名 | 因此得名 | 表示命名的原因 |
其山虽高 | 这座山虽然高耸 | “虽……而……”表示转折 |
而水势甚急 | 但江水非常湍急 | “甚”意为非常、很 |
舟行者常苦之 | 行船的人常常感到困难 | “苦”意为困苦、艰难 |
每至夏水襄陵 | 每到夏天洪水淹没山陵 | “襄陵”指洪水漫上山陵 |
沿溯阻绝 | 上下游水路都被阻断 | “沿”指顺流,“溯”指逆流 |
或王命急宣 | 有时朝廷有紧急诏令 | “或”表示有时 |
有诏书至 | 有诏书到达 | “至”意为到达 |
必乘风破浪而往 | 必须乘风破浪前往 | 表示不畏艰难 |
不避险阻 | 不躲避危险 | 强调勇气与责任感 |
四、
《黄牛滩》通过简练的文字,展现了古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交通状况。文中提到的“黄牛滩”地名源于山石的外形,而“江水湍急”则反映出当时行船的艰难。文章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还体现了古人面对恶劣环境时的坚韧精神。在夏季洪水时期,即使水路受阻,朝廷仍坚持传递命令,表现出对政令执行的重视。
整体来看,《黄牛滩》是一篇兼具地理知识与人文情怀的文言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研究意义。
原创声明:本文为根据《黄牛滩》文言文内容整理而成,内容为原创撰写,未直接复制网络资料,力求语言自然、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