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古代女子成年行冠礼,古代女子成年行什么礼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笄礼,是指汉民族女孩的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
2、俗称“上头”、“上头礼”。
3、笄,即簪子。
4、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
5、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
6、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它在历史上,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
7、行礼日期:农历三月三-女儿节(上巳节)。
8、这是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节日。
9、所以,建议在这一天进行笄礼,不仅是传统礼仪的事,同时对民族节日复兴也有重要的意义。
10、女子行笄礼的年龄要早于男子。
11、《礼记·内则》说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12、十五岁在女子为“及笄”之年,已经成年可以出嫁了。
13、《仪礼·士昏礼》说:“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
14、”女子到了十五岁就可以出嫁了,但之前要先给她举行笄礼,并像男子一样也给她取个字。
15、如果十五岁还没有许嫁呢?郑玄说:“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16、”嫁不出去的姑娘,最迟二十岁也要行笄礼的。
17、笄是一种盘头发用的簪子。
18、所谓笄礼,就是将头发挽起来,用笄簪上。
19、在古代,无论男女,幼年时的头发都是自然披散的,最多也只是扎成两束垂在脑后,称“总角”。
20、成年之后,头发就要精心收拾了。
21、男子加冠,女子加笄。
22、但由于重男轻女的缘故,有关笄礼记载比较少见,举行时也远不如冠礼隆重。
23、在朱子的《家礼》中,记载了一般人家的笄礼仪式:女子于许嫁之后由母亲主持笄礼。
24、提前三天通知宾客,提前一天登门邀请行笄礼的主宾。
25、行礼之日,主妇恭迎女宾入堂,并请主宾为女孩加笄。
26、然后是换衣、祭酒、用字,最后是父亲带去祠堂拜祖先,与长辈见礼,宴请宾客。
27、全部程序与男子的冠礼相比,少了三加,也没有与地方长官和乡绅见面的内容。
28、这是因为女子成年以后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责任有别于男子,她的主要活动范围都被限制在室内的缘故。
29、所以女子婚后就有了一个别称叫“内子”。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