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地下水监测系统(地下水位监测)

2022-09-21 06:16:16

问题描述:

地下水监测系统(地下水位监测),快急疯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2-09-21 06:16:16

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地下水监测系统,地下水位监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地下水水位监测概念地下水水位监测是测量静水位埋藏深度与高程。

2、在区域水位下降漏斗中心地段、重要水源地、缺水地区的易疏干开采地段,还必须测量稳定水位。

3、二、地下水水位监测目的地下水系统识别。

4、包括含水层参数识别;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时空分布特征;确定与地表水的联系;补给与排泄区的划分。

5、地下水资源开发。

6、包括地下水最优开采方案设计;降落漏斗区圈定;地下水开采的影响。

7、水资源综合管理。

8、包括控制地下水水位埋深;保护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水管理措施的效果评价;跨界水流的确定。

9、三、地下水水位监测频率国家级监测点:区域监测点每月测3次,城市监测点每月测6次。

10、省级监测点:区域监测点每月测3次,城市监测点每月测3~6次。

11、地区级监测点:用来补充省级监测点时,其监测频率与省级点相同;用来进行水位统测时,在每年低水位期、高水位期和12月30日监测,如果水位年度变化幅度﹤1.5m,则高、低水位期的统测,可只测其中的一次。

12、专门性监测点:根据监测目的和精度要求而定。

13、水位监测日期:每月监测6次时,逢5日、10日测(2月为月末日);每月监测3次时,为逢10日测(2月为月末日)。

14、水位监测频率可根据地下水动态类型与特征及监测工作研究程度等因素,酌情增减,有条件的地区,应尽可能采用自记水位仪。

15、对于安装水位自动监测仪的地区,频率可以高至每日1次,或根据当地的条件自行设定监测频率。

16、四、地下水位监测成果的应用根据当年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和总结每个城市不同含水层的监测区面积,水位埋深区间。

17、利用当年与上年度监测数据比较得出水位上升区、稳定区和下降区的面积,以及最大上升幅度和最大下降幅度,进而判断与上年相比城市地下水水位的变化情况。

18、根据当年水位等值线图及多年水位变幅图判断区域或城市是否存在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及漏斗面积的变化情况、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及与埋深的变化情况。

19、作为编写《主要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水情通报》中地下水水位及降落漏斗部分内容的依据。

20、根据当年的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分析地下水的动态类型,多年的动态变化则作为判断该区域或城市多年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的重要依据,进而为地下水是否超采提供合理的依据,为政府部门提供不同地区地下水的开采方案。

21、以2011年全国主要城市地下水水位监测成果为例,2011年全国175个城市和地区监测地下水水位,其中142个城市监测浅层地下水,结果表明,与2010年相比浅层水位以稳定为主,水位下降的比例大于水位上升的比例。

22、除了华北、西北地区以及安徽的城市以下降为主以外,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城市水位总体以稳定为主。

23、76个城市监测深层地下水,结果表明水位以稳定为主和以下降为主的城市比例几乎相同,水位以上升为主的城市比例稍小。

24、华北、西北地区个别城市水位以下降为主,华东、中南、华南地区的城市水位以稳定和上升为主,个别下降。

25、2011年全国已形成涉及83个城市181个不同面积大小的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漏斗总面积约为79 492km2,其中面积超过100km2的大型降落漏斗有64个,有30个降落漏斗面积还在进一步扩大(以漏斗面积增加10km2计)。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