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二调林地分类,林地分类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林地分为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 迹地和苗圃6个二级地类。
2、一、林地:林地是指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3、二、灌木林:以灌木为主体的植被类型。
4、具单层树冠/林层高度一般5米左右,不具主干而簇生,盖度大于 30~40%。
5、 生态幅度较乔木林广,分布范围常比乔木林大。
6、在气候干燥或寒冷、 不适宜乔木生长的地方, 常有灌木林分布。
7、三、疏林地:疏林地是指树木郁闭度大于或等于10%及小于20%的林地。
8、四、未成林造林地:造林成活率大于或等于合理造林数的41%,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新造林地(一般指造林后不满3~5年或飞机播种后不满5~7年的造林地)。
9、五、 迹地:森林采伐、火烧后,五年内未更新的土地。
10、六、苗圃:培育树木幼株或某些农作物幼苗的园地。
1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灌木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疏林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未成林造林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迹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苗圃根据2017年11月1日发布、实施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定义,林地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
12、包括迹地,不包括城镇、村庄范围内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13、具体包括:乔木林地、竹林地、红树林地、森林沼泽、灌木林地、灌丛沼泽、其他林地。
14、林地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
15、包括迹地,不包括城镇、村庄范围内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乔木林地指乔木郁闭度≥0.2的林地,不包括森林沼泽竹林地指生长竹类植物,郁闭度≥0.2的林地红树林地指沿海生长红树植物的林地森林沼泽是指以乔木森林植物为优势群落的淡水沼泽灌木林地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不包括灌丛沼泽 灌丛沼泽指以灌丛植物为优势群落的淡水沼泽其他林地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0.<0.2的林地)、未成林地、迹地、苗圊等林地林地分类及其具体的分类标准根据我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2003年),土地类型分为林地和非林地两大地类。
16、其中,林地划分为8个地类,即: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辅助生产林地。
17、划分标准为:(一)林地1.有林地连续面积大于0.067hm2、郁闭度0.20以上、附着有森林植被的林地,包括乔木林、红树林和竹林。
18、(1)乔木林:由乔木(含因人工栽培而矮化的)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
19、其中,乔木林带行数应在2行以上且行距≤4m或林冠冠幅水平投影宽度在10m以上;当林带的缺损长度超过林带宽度3倍时,应视为两条林带;两平行林带的带距≤8m时按片林调查。
20、乔木林分为纯林和混交林:①纯林:一个树种(组)蓄积量(未达起测径级时按株数计算)占总蓄积量(株数)的65%以上的乔木林地。
21、②混交林:任何一个树种(组)蓄积量(未达起测径级时按株数计算)占总蓄积量(株数)不到65%的乔木林地。
22、(2)红树林: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或海潮能够达到的河流入海口,附着有红树科植物和其它在形态上和生态上具有相似群落特性科属植物的林地。
23、(3)竹林:附着有胸径2cm以上的竹类植物的林地。
24、2.疏林地附着有乔木树种,连续面积大于0.067hm2、郁闭度在0.10-0.19之间的林地。
25、3.灌木林地附着有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cm的小杂竹丛,以经营灌木林为目的或起防护作用,连续面积大于0.067hm2、覆盖度在30%以上的林地。
26、其中,灌木林带行数应在2行以上且行距≤2m;当林带的缺损长度超过林带宽度3倍时,应视为两条林带;两平行灌木林带的带距≤4m时按片状灌木林调查。
27、(1)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参加森林覆盖率计算灌木林的有关规定执行。
28、(2)其它灌木林:不属于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
29、4.未成林造林地(1)人工造林未成林地:人工造林(包括植苗、穴播或条播、分殖造林)和飞播造林(包括模拟飞播)后不到成林年限,造林成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分布均匀,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林地:①人工造林当年造林成活率85%以上或保存率80%(年均等降水量线400mm以下地区当年造林成活率为70%或保存率为65%)以上;②飞播造林后成苗调查苗木3000株/hm2以上或飞播治沙成苗2500株/hm2以上,且分布均匀。
30、(2)封育未成林地:采取封山育林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后,不超过成林年限,天然更新等级中等以上,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林地。
31、5.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不包括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种质基地等种子、种条生产用地以及种子加工、储藏等设施用地。
32、6.无立木林地(1)采伐迹地:采伐后保留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尚未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达不到中等等级的林地。
33、(2)火烧迹地:火灾后活立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尚未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达不到中等等级的林地。
34、(3)其它无立木林地①造林更新后,成林年限前达不到未成林造林地标准的林地;②造林更新到成林年限后,未达到有林地、灌木林地或疏林地标准的林地;③已经整地但还未造林的林地;④不符合上述林地区划条件,但有林地权属证明,因自然保护、科学研究等需要保留的土地。
35、7.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
36、(1)宜林荒山荒地:未达到上述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标准,规划为林地的荒山、荒(海)滩、荒沟、荒地等。
37、(2)宜林沙荒地:未达到上述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标准,造林可以成活,规划为林地的固定或流动沙地(丘)、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等。
38、(3)其它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用于发展林地的其它土地。
39、8.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和其它有林地权属证明的土地,包括:⑴培育、生产种子、苗木的设施用地;⑵贮存种子、苗木、木材和其它生产资料的设施用地;⑶集材道、运材道;⑷林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⑸野生动植物保护、护林、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木材检疫设施用地;⑹供水、供热、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用地;⑺其它有林地权属证明的土地。
40、(二)非林地指林地以外的农地、水域、未利用地及其它用地。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