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精选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公历是指阳历还是指阴历,农历、阴历、阳历、公历是啥意思怎么区分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农历是指中国古代的历法。阳历指的是阳历(时间是根据太阳的运动规律确定的,但地球其实是绕着太阳转的,古人并不知道),阴历指的是阴历(阴历指的是古代的月亮,阴历根据月亮的运动规律确定时间)。公历是世界通用的历法(最开始不公开,后来公开了,公历也是阳历)。下面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农历是中国古代使用的一种阴阳历。农历是根据月亮的运行来划分的。一次满月是29.5天,所以农历大月亮有30天,小月亮有29天。但是,29.5X12=354天,这就造成了与回归年365.2422天相差10天左右的误差。所以农历以三年左右(实际是19年7个符文)的闰月形式拉回了农历与实际回归年的偏差。因为中国的农事主要是根据节气来定的,但是只有24个节气,太不方便规划了。因此,中国古代将阳历和阴历合二为一,成为农历,俗称阴历(即阳历中的哪个节气是阴历当年的日期计算出来的,以方便人们的日常规划,所以阴历上节气的日子是跳动的而不是固定的)。所以农历实际上是阳历和阴历的结合。公历是西历。按照365天绕太阳一圈,平分12月。然后以四年多一天的形式,把与实际365.2422的偏差拉回365(实际是四年一天,平均一年365.25天,然后一百年不湿,平均一年365.24天,然后四百年湿,平均一年365.2425天。这里和实际的365.2422很接近,太复杂了,别人记不住。)PS:中国的阳历二十四节气和公历基本上都有一一对应的固定日期,因为都是公历。比如清明(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不是农历节日)总是在每年公历的4月5日左右。可能公历也是绕太阳算的,所以中国干脆叫公历。可能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叫公历,后来传来传去就成了公历。不管怎样。现在通俗点说,阳历指的是公历,而中国古代的阳历和阴历合为阴历,所以不再单独使用阳历。农历中计算月份和日期的是阴历部分,所以阴历的日期其实就是农历的日期。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